成都工业学院党史学习教育简报第30期
日期: 2021-11-24 信息来源: 点击数: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系列(

问需于民办实事 细微之处暖人心

——我校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落实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党委和各二级党组织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学习教育同办实事、解难题、抓推进、促发展相结合,念好“统、问、准”三字诀,切实解决师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念好“统”字诀,抓好办实事的关键点。学校党委多次专题会议研究讨论、谋划部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严格按照党中央“五个着力”“三个聚焦”要求,科学规划工作方案,制定“施工图”和“竣工图”。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民生工作相融合,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将打造成工“幸福生活”的目标写入党政工作要点,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推进会精神印发全校。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民生工作纳入部门(单位)和干部的工作职责,统筹兼顾,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念好“问”字诀,找准办实事的切入点。学校将“解难题、顺心气、聚人心、促发展”作为目标,学校领导深入一线,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了解师生工作和生活的急难愁盼,重点关注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共性问题,聚焦发展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宜宾校区党委召开了三次师生座谈会,收集师生意见建议,列出了6个方面的“办实事”目标任务;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党总支推行院领导接待日制度,及时反馈、处理学生关注的问题;计算机工程学院党总支通过院领导午餐会与师生面对面,了解师生思想、学习与生活状况,收集师生在思想、工作、学业、生活等方面的疑惑与困难,提出解决方案。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开展“书记院长下午茶”活动,在轻松、惬意的氛围中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各二级党组织通过调研、座谈等方式倾听师生心声,共收集、整理、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175个。

念好“准”字诀,突出办实事的着力点。资产公司直属党支部和后勤服务集团党总支利用暑期加班加点,分别对西肆商业街、学生食堂二楼和校园超市进行了改造升级,增加了餐饮品类,提升了就餐环境,满足了师生多样化的需求。图书与档案信息中心直属党支部针对师生多次反映的图书馆阅读桌椅损坏和阅览区热水器不足的问题,对接资产管理处、后勤服务集团,组织维修队伍,利用中秋和国庆期间更换布艺椅套220张,维修木质桌椅197张(把),在5楼和7楼阅览区各增加一台热水器,为师生创造了整洁、温馨、便利的阅读环境。校园规划与基本建设处所在的机关第二党总支第五党支部利用暑期修缮了学生寝室,对528间寝室粉刷乳胶漆,油漆524间宿舍栏杆,对63间寝室进行防潮处理,同时处理了部分卫生间阳台漏水问题,学生开学入驻后反响良好。针对郫都校区和家属区经常停电的问题进行了电源改造,实现了校区(含家属区)主电源专线供电,部分楼宇实现了双电源供电,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问题。此外,还对南巷子、协和村等家属区总配电房升级改造,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配电设施进行了更换,大大提高了教职工对学校后勤保障工作的满意度。针对广大师生反应强烈的学校运动场地照明不足的问题,迅速组织人员对食堂侧篮球场、西侧运动场、网球场灯光进行了改造,极大的改善了运动场地的条件,为师生夜间运动提供便利。计划财务处所在的机关第二党总支第四党支部针对师生反映强烈的报账难的问题,实行24小时为师生提供网上报账服务,在师生事务服务中心等处投放了票据投递柜,努力解决票据投递的“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深受师生好评。后勤服务集团党总支从细节入手,在部分洗手间增加了手机置物架、厕纸架,并配备了卷纸,用小细节推动大民生,让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

(素材来源:民生工作协调联动小组办公室、宜宾校区、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资产公司、后勤服务集团、图书与档案信息中心、机关第二党总支)

撰稿:朱蕾;编辑:罗钦月;审核:田飒冯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