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工业学院党史学习教育简报第28期
日期: 2021-11-24 信息来源: 点击数:

讲好共产党的故事,寻找中国发展密码

——校领导集体进课堂讲党史,把党史学习教育推向新高潮

为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2021年10月下旬,学校党委书记严余松,党委副书记、校长叶仲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仁,党委副书记成和平,党委常委、副校长陈传伟、刘保县纷纷走上讲台,以形势与政策课为载体,为学生讲授《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党史专题课,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听课学生近1400人。

10月26日、29日,党委书记严余松分别在郫都校区和宜宾校区,为2021级电气工程、轨道工程专业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严书记结合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近代中国的屈辱史、毛主席在《1937,延安对话》中关于中国为什么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论述、“童年的记忆”等内容,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发展的观点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帮助同学们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正确性;通过讲述建党28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29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34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重大事件和伟大成就,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成就。

10月26日、28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叶仲斌分别为郫都校区2021级电子信息专业和宜宾校区2021级电子科学技术专业的学生上《形势与政策》课。叶校长从1个“核心”、2个“敢于”,3个“深刻改变”,3个“历史飞跃”,4个“自信”展开,围绕“人民”“主题”“发展”“坚持”“号召”“和”“不变”“伟大成就”等关键词,向同学们全面介绍了“七一”讲话的主要内容、精神内涵、历史意义,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从“七一”讲话中去“感受、领悟、行动”,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叶校长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论述,结合学校百年发展历史,围绕使命与担当的主题,明确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应有的责任和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和教师在人才培养上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引导同学们思考认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上青年一代应有的使命与担当。

10月21日和29日,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仁在郫都校区和宜宾校区分别为2021级计算机专业、机械工程专业和工程师资专业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李仁书记以“2141911”为脉络,向同学们详细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讲授过程中,李书记着重阐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引导同学们通过深入学习和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把金钥匙,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10月25日和29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成和平分别在郫都校区和宜宾校区为新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成书记重点围绕建党一百年来在各个阶段我们国家取得的成就和原因,以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等问题,细致深入地和同学们做了交流和讲解,让同学们深刻理解这一百年,是我们真正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一百年,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因为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新时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上,面对新问题,马克思主义依旧能为我们指明方向和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我们必须毫不犹疑地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0月26日和11月1日,学校副校长陈传伟分别在宜宾校区和郫都校区为2021级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程。陈校长以《守正出新躬耕不辍——我们的大学》为题,结合建党百年伟大历程,围绕我校108年建校发展历史沿革、办学特色进行授课。陈校长从历史源流、校风校训两个章节进行课程设计,回顾了成都工业学院的百年建校历程,强调学校自1913年建校以来,秉承“实业报国”办学理念,紧扣国家发展需要,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培养人才。在我校108年的办学历程中,历经13次更名和5次迁址。历次校名中有7个校名有“工业”二字,6个校名中有“成都”二字。“成都工业学院”的校名是百年办学积淀的选择。陈校长带领同学们重温了我校“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校训和“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校风。他以陈毅元帅在我校求学和赴法勤工俭学为例,同时提炼讲解了我校校史中“独一无二的校徽”“甲工校造出了黄包车”“校规森严 违者除籍”“50年代向上校园”等学风校风小故事。

10月27日和29日,学校副校长刘保县在宜宾校区和郫都校区为2021级物联网专业、计算机专业学生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为题讲授《形势与政策》课。刘校长为学生讲述了百年党史的发展历程,并播放视频《这百年中国怎样走来》,让学生深入认识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走过的光辉壮丽的历程,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围绕伟大建党精神,刘保县副校长结合校史、个人经历,从精神血脉代代相传,重点分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四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的精神之源以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要牢牢坚持“九个必须”。

学校领导进课堂讲《形势与政策》已持续了第五学期,在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效,学生满意度达到99%。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党史专题是在校党委统一部署和安排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实施。在授课前根据教育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授课老师集体备课,校领导授课任务进课表,执行统一时间、落实统一要求,取得了良好效果。

同学们在聆听校领导讲授党史专题课后,表示该课程设计极富感染力,“老师们”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经验,听后深受教育和鼓舞,将更加自觉地学好党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把从党史学习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接续奋斗的实际行动,立志成为“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素材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撰稿:黄艳、罗英、毛莉姝、彭维、熊然然、罗玉洁、刘学美、龚丽萍、陈兰、杨颜畅、谭硕;编辑:罗钦月;审稿:田飒、冯瑛